首页

免费踩踏蕾拉

时间:2025-05-25 03:17:43 作者:广东法院启动青少年普法研究联系点 浏览量:39404

  中新社呼伦贝尔2月21日电 题:“十四冬”观察:冬运赛场也很“国际范”

  中新社记者 邢蕊 邢翀

  在20日的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,“十四冬”冰壶混双决赛正酣,引人关注的除了场上运动员,还有看台上一群来自俄罗斯的观众。

  14岁的伊戈尔第一次来到中国,就遇上了中国最高水平的冰壶赛事,这让本是“冰壶迷”的他直呼过瘾。“我们知道中国要举办冬运会,特意来看比赛,这里的天气和俄罗斯一样寒冷,冰雪资源非常丰富,而且这里的人们都很热情,运动员的水平很出色。”

  两年前的北京冬奥会,让伊戈尔和他的家人了解到冰雪运动在中国的迅速发展。“后冬奥时代”中国首次举行全国冬季项目大型体育赛事,“十四冬”赛场也有着浓郁的“国际范”,如伊戈尔等国际友人,正在亲身感知着中国冰雪运动的新意新象。

2月20日,“十四冬”冰壶混双决赛现场,引人关注的除了场上运动员,还有看台上一群来自俄罗斯的观众。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

  罗杰·科尔来自加拿大,他是“十四冬”短道速滑赛场的一名裁判,第一次在中国冬运会的执裁经历,给这位经验丰富的国际裁判留下了深刻印象:场馆完全达到国际赛事标准、观众的热情超乎想象、赛事工作者非常友好……

  更让科尔称赞的,是中国短道速滑选手的竞技实力。本届赛事孙龙成就“四冠王”,包揽了男子三个单项冠军,比赛中多次表达出立足冬运、向国际赛场看齐的目标。科尔说,“十四冬”证明了,中国运动员完全具备同国际选手竞争的实力。

  来自保加利亚的伊万诺夫有着同样的观点。作为“十四冬”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比赛裁判长,他认为“十四冬”的场地和组织工作达到了世界杯级别的水平。“这里有我见过条件最好的训练场地,一切都与我十五年前来中国时大不相同,中国顶尖选手拥有在国际上竞争奖牌的实力。”

  服务于米兰冬奥会备战参赛目标,为让中国运动员更加适应国际裁判的判罚尺度,“十四冬”在短道速滑、花样滑冰等重点项目上邀请了部分高水平外籍裁判来华执裁。科尔、伊万诺夫等国际知名裁判到来,推动着“十四冬”赛事设置与国际接轨、竞技水平向世界看齐。

“十四冬”在短道速滑、花样滑冰等重点项目上邀请了部分高水平外籍裁判来华执裁。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

  通过“十四冬”这一窗口,也让外界又一次看见了中国文化的魅力。“十四冬”期间,俄罗斯打蜡师阿娜斯塔西娅·伊万诺夫娜承担着运动员雪板的打蜡和养护工作。第一次来到中国,第一次参加中国冬运会,她在工作结束后会走走转转,“中国的春节文化特别吸引我”。

  “非常幸运,我的工作可以保障雪板的光滑度,有助于运动员提升成绩,‘十四冬’不仅展现了中国运动员的竞技水平,还激发了群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,这正是‘十四冬’的魅力所在。”伊万诺夫娜说,她在赛场内外拍了很多照片,回去后要把照片分享给家人和朋友,把中国文化介绍给更多人。

  科尔在离开呼伦贝尔前同样恋恋不舍,他已经为家人准备好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礼物,希望今后有机会再来中国,相信这里的冰雪运动将深入发展;观看完“十四冬”赛事,伊戈尔下一站计划前往满洲里,“要继续深入感知中国”。(完)

【编辑:苏亦瑜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院长:“尊重文明多样性至关重要”

当地时间3月24日,河南郑州新郑甲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英国同拜活动(甲辰年英国华侨华人恭拜轩辕黄帝大典)在伦敦唐人街举行。

超5000列!前9个月阿拉山口口岸中欧(中亚)班列通行数量创新高

庭审中,检察机关出示了相关证据,被告人郑学林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,控辩双方在法庭的主持下充分发表了意见,郑学林进行了最后陈述并当庭表示认罪悔罪。

百余博物馆“掌门人”聚杭州 建言博物馆创新发展

近日,“祥云”AS700载人飞艇在湖北成功完成首次转场飞行,这是我国首个按照适航规范自主研制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。它的飞行通讯、设施搭载和异地起降能力得到了充分验证。

长江中下游港口技能高手南京切磋“比武”

南宁市民刘建宁有同样的想法。送别了母亲之后,刘建宁说:“选择用这种从简、环保的方式让母亲融入大地、归于自然,家中无论长者还是小辈都很支持。”

(高质量发展调研行)“良种+良法”促湖南衡南50余万亩油茶绿生“金”

本届论坛由湖北省政府主办,主题为“厚植科普沃土 放飞科学梦想——科普+光电子信息”,除开幕式暨主论坛活动外,还聚焦光电子信息重点产业,举行多场平行论坛、科创对接活动,促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